这些年大家手头钱富裕多了,有钱的激情也经常用在展览的摄影作品上。在各个摄影节上,可以看到千奇百怪的照片装裱,一些朋友在这方面用尽了心思,花了很多的钱。我们可以看到有用两百年以前欧洲贵族爱用的洛可可风格的堆石膏油 画框、用原木表皮临时钉制的所谓“原生态”画框、用各种彩色铝型材做成的相框、当下收藏最时髦的“三明治”画框装裱等等。
中国古话说,人靠衣服马靠鞍。说的是人和物还是需要适当包装(化妆)的,这样才能显示出身份来。按这个道理,上面所列举的各种包装(化妆)似乎都有道理。不过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中国这句老话发明的时候,是中国还穷的时候。那时,你要让别人高看你一眼,争取办事儿时有点份量,你就得体面一些。怎么体面?就是要“捯饬”点值钱的穿戴在身上。对方不见得尊重你,但肯定尊重钱,谁让大家都钱少呢?所以,“捯饬”是穷时代的基本现象,要不怎么叫“穷捯饬”呢?越穷,就越要“捯饬”。
现在不同了,工业革命最大的本事就是最后让什么都不值钱,什么都跟以前满街堆着卖的萝卜白菜一样。现在不是满街都是摆摊卖房子、电视机等各种贵重物的吗?萝卜白菜现在反而金贵了,价格不说,起码有了包装不在地上堆着卖了。在未来的高度物质化社会中,最最金贵的还是人本身,越来越不会因为你开着“宝马”吉普车就多得到点尊敬,反而可能会迎来鄙视,人们会认为你脑子有问题,不知道为这个世界的清洁尽量少祸害一点。
回到摄影上来,这个行当中最后最最珍贵的还是作品,是你眼睛和心灵留下的那个影像。要展览,是请人们提意见和传播;要装裱,是为了让作品更工整和完美。说白了,装裱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能喧宾夺主。所以,那些什么堆着石膏花纹漆着金漆的,用原木表皮夸张地显示原生态的都属于喧宾夺主了。人们是看你的作品呢,还是看比作品还晃眼的包装呢?
那到底什么样的作品装裱属于恰到好处的呢?
首先要确定在什么样的场所展出,什么目的。目前摄影作品的展览场合基本有三大类,它们是——社会公共文化空间,带有权威特点的不同级别的美术(艺术)馆和博物馆、面对收藏家的艺术品画廊(也有点公共空间的意思)和各种各样的摄影艺术节了。每个场合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将决定展览作品的装裱方式和投入程度,不能一概而论。
1、 在艺术馆和画廊展出的,因为主要面对的对象应该是业内的专业人士和社会上的收藏人士,作品的装裱需要比较讲究,但也不能装裱喧宾夺主。所以在这两个空间展出的作品装裱反而显得朴素简单。但其实不简单,这种简单是表面的,是为了不喧宾夺主,是为了突出作品。为了这些目的,简单的表面后面恰恰是昂贵。因为这样装裱对材料和工艺要求都极高,价格自然也不菲。在这样空间,装裱主要分为无框和有框两类。无框是将作品直接冷裱在铝塑板上,利用铝塑板本身的平整性给作品一种干净利索的时代感。这种装裱板材非常重要,价格差很大。装裱工艺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在全国只有北京的几家能够保证不出气泡,其他城市好像还没有。有框的一类内分传统的有框类和时下以铝塑板为主要基材的加框。后者是目前很时尚的所谓“三明治”方式,也叫“悬浮框”装裱,将裱在铝塑板上的作品再用龙骨支在底材上,造成悬浮感觉立体感,外再加框。这种装裱方式效果很好,但价格不菲,并不是多数人的选择。传统的有框装裱方式就是卡纸和外框,但由于所选材料的不同价格可谓云泥之别。外框绝对不能用传统的绘画作品外框,应以简洁明快为准,也就是在线条之外不需任何装饰。框材有木质和铝型材两种,本色或白色、黑色的木框都是比较流行的。铝型材相对使用较少,因为总是给人廉价的感觉,其实好的铝型材价格还要高于木质的。
2、 在摄影节上展出作品的装裱就千差万别了。因为那里展出空间复杂多变,要看组委会在空间设计上诉求考虑了。比如平遥前年就增加了画廊展区,那里的展览装裱完全可用画廊模式。但多数摄影节的空间都是相对简陋临时性的,面对的观众也更为大众化,所以装裱应该力求简易和一次性。如果尺幅不大可用KT板装裱,能够达到平整性要求。这是摄影节展览最主要的装裱方式。有的朋友在KT板外侧一般都加黑色塑料扣边儿,造成视觉上的假镜框感觉,另外也起到保护KT板不至于被轻微的磕碰破坏边缘。由于这种方式太大规模的使用,在效果上已经给人形成“穷人美”的感觉。建议在运输时如果包装精细一点,不如不用那个“边儿”,因为它对你的作品展出不但不能增色反而减色,和你的愿望适得其反。我认为用KT板最好是四面“出血”的方式,不加框最好,既简单又明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