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在的收藏者来说,能够展出的油画作品,并不仅仅是在画面上涂了定光油便可以,至少,它还得有个框子。在画展上,也能看到各式的画框,配在不同题材和色调的作品上。就像佛要金装人要衣装,那么,好的画作,就需要个好画框。
但这种认知并不是自古便有的:西方最早的画框是镶嵌木板雕刻的一部分。在中世纪,一个祭坛装饰工作小组包括雕刻匠、镀金工人和画家,按照当时人们重视的程度,一般雕刻匠所得最多,而画家得等整件作品的雕刻和镀金工作都完成之后才能拿到报酬。在拜占庭艺术的影响下,直到14世纪末期,西方画作还是整个画面全得填涂上金色的。而文艺复兴所讲求的是自然主义,金粉不再施于画面,只涂上画框,然后通过蜡烛光的照耀折射,将闪闪的光芒投射到画布上。
文艺复兴之后,在意大利与法国等艺术发达的国家就出现了专门的画框制作工坊,奢华的金色画框大行其道,此外,将老画框从旧画作上拆下来配新画的做法也很常见。自然,在许多思想者看来,这种画框显得极为华而不实,比如印象派的画家毕沙罗便认为这种画框“散发出资产阶级的臭气”。他与他的印象派伙伴们,可说是最早提出画框与画面配套理论的小团体。
比如印象画派中点彩画代表人物修拉和西涅克的精神领袖、化学家米彻尔·欧根·谢弗勒尔,就曾写过一本《色彩的并存对比法则》。在这本书里,谢弗勒尔展示了一个试验,他将同样的作品放在八个不同色彩的框子里,从而营造出各种不同的视觉氛围。这个试验显然启发了不少印象派画家的思路,比如玛丽·卡萨特,就永远都只用红色或者绿色来给她的作品装框。此外,谢弗勒尔更展示了一个白色的画框,按照他的理论,白色是最纯净的色彩,绝对不会破坏画面的整体效果。
这是场不亚于印象派绘画理论与传统绘画之间分歧的战争,在当时人们认为画框就应该金碧辉煌,正如人们觉得印象派那种只画自己双眼所看到色彩的绘画理论极为荒诞一般,有些报纸则干脆直接蔑称毕沙罗的画框为“粗糙的次品”。当时的许多画廊不允许这样的画框存在,许多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即使配好了框子,也会被经纪人或收藏家替换掉。也正因此,到了现在,这些“粗糙的次品”却反而成了当代收藏家追逐的目标。